来崇明这里,一起夜寻神秘“活化石”
提起东滩湿地公园,
大家一定会想起
(相关资料图)
素有“活化石”美誉的扬子鳄。
近日,
东滩湿地公园举行夜寻扬子鳄系列活动,
走进扬子鳄栖息地,
一同探究湿地夜间生物多样性。
晚上六点,记者来到位于东滩湿地公园的科普馆,参加活动的游客正在聆听一场有关扬子鳄的科普小课堂。宣教人员通过PPT讲解、视频资料播放以及扬子鳄模型实物展示的方式,生动地向游客们介绍扬子鳄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扬子鳄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的特有物种,成年扬子鳄长1.5米左右,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鳄鱼,它们性格温和,甚至有些胆小。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市场部经理吴杰告诉记者,从2007年到现在,东滩湿地公园已经对扬子鳄进行了16个主题的保育之旅。目前,公园内扬子鳄的数量在20-30条左右。此次,希望通过夜寻扬子鳄活动,把极小种群恢复、生态保育理念传递到广大游客心中。
晚上七点,夜寻活动正式开始,游客们手持手电筒寻找扬子鳄的行踪。专业人员介绍,夜间,扬子鳄的眼睛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会吸收除红光以外的绝大部分光线,此时红光会被反射回来,游客可通过寻找夜间鳄鱼的“火眼”,来找寻扬子鳄。
除此之外,大家还在公园内发现了不少稀有昆虫的踪迹,包括扁锹甲、中华大锹、隆脊绿象、鳃金龟等不同种类。孩子们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用捕虫网、昆虫盒、放大镜等专用设备,近距离观察昆虫特点。
据了解,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拥有2000多亩水域,良好的水质和土壤为扬子鳄及其他昆虫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湿地公园内已有扬子鳄近30条。接下来,工作人员还将继续通过夜探昆虫旅馆、开设扬子鳄科普课堂等活动让游客了解生物多样性,增强市民的动物保护意识。
记者:汤茵旒
编辑:陆海华
责编:李琳、陆海华
关键词: